1937年南京保卫战前白崇禧写了一个建议:南京为不设防城市!

发布日期:2025-05-22 13:43    点击次数:62

1937年国民党部队在淞沪地区和日军苦战数月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几十万部队最终只能狼狈退出战场,日军部队乘胜北上虎视眈眈直逼南京城。值此之际蒋介石通知各高级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对南京城的保卫工作进行商讨。在会议之前,白崇禧已经写下了一个建议:将南京作为不设防城市!对于白崇禧来说他也没有想到淞沪会战会是这样一种结果,但是白崇禧心中其实早有预感这次会战大概率会失利。

在淞沪会战一开始的时候白崇禧是不建议在淞沪地区展开大会战的,淞沪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势平坦而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反而是日军利用之前占领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建设,在淞沪地区建造了大量的碉堡,日军反客为主占据了优势地位。在抗日战争初期,在淞沪地区这种一马平川的地形中国军队和日军正面硬抗拼消耗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一直到四十年代以后随着日军战线拉长消耗剧增而国民党军队也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后,这种情况才得以缓解。

所以尽管蒋介石为了淞沪会战几乎把自己耗费心血打造的德械师(中央教导总队)这种已经是国内最为精锐的部队全部拉到了上海地区,面对日军的进攻他们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更让白崇禧心中不安的是国民党军队从上到下的指挥混乱。一开始蒋介石任命冯玉祥担任淞沪会战的总指挥,当然如果只是从资历上来看的话冯玉祥担此大任没什么问题,但是要考虑到威望和能力方面,这个安排就很成问题。作为直面日军的大型会战,你不找一个经验丰富的战将统帅全局,找这么一个军事思想几乎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军阀头子,这基本上就是在自暴自弃。

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就算蒋介石一开始让张文白统一指挥这次让老冯来的强。而冯玉祥将自己的指挥部直接设置在了距离淞沪战场一百多公里远的地方,这个地方相当之安全,但是也注定了现场消息相当之落后。尽管后来蒋介石自己亲自担任淞沪战场的总指挥,但是已经是无济于事了。除此之外蒋介石在人事安排上混乱不堪。

一开始陈诚的嫡系第十八军在张文白的管辖范围内,但是随着张文白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差强人意,老蒋也决定让陈诚取而代之,让陈诚的嫡系第十八军划归到其麾下。原本战场上的统兵调配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老蒋的这种大变动竟然没有告诉张文白,以至于张文白像往常一样来到第十八军部时,此时的第十八军军长罗卓英还很惊讶,直言道:张长官您怎么还来?此语一出,弄得张文白相当之尴尬,淞沪战场上的混乱可见一斑。

随着淞沪会战的失败,已经作为国民党军队参谋长的白崇禧原本打算向蒋介石建议放弃南京城。因为此时防守南京城已经没有可用的精锐部队,手中所掌握的力量都是从淞沪会战上撤出来的残兵败将,他们没有经过休整,再次面对乘胜追击的日军,其结果可想而知。但是在南京的军事会议上还没来得及轮到白崇禧发言,蒋介石直接定性道:南京城必须要守住,今天讨论的是谁来防守南京的问题。白崇禧见到蒋介石的态度如此坚决,于是也就把自己的建议重新咽回肚子里,而现场将领面对蒋介石的提问无人发声。毕竟谁都能看出来防守南京城是一场必败的战争,但是南京失守这个责任可太大了,谁都没有把握能够承受得住。

蒋介石提议防守南京,但是没人敢站出来接受防守南京的任务,这让蒋介石相当尴尬,总不能真的让自己在这里防守南京城吧!于是想来想去,他还是亲自点了唐生智的将。见得此事如此推无可推,唐生智无奈之下只能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蒋介石想来想去选择唐生智这样一个和冯玉祥一样过时脱节的老牌军阀,就已经注定了这一次的南京保卫战不会有任何理想的结果。